浅谈殡葬消费的5种情感形态
南京福恩土公司营销中心组 编写
福恩土公司联合南京大学商学院对殡葬行业消费进行研究发现,不论是老年人、中年人还是青年人,不论是男性群体还是女性群体,情感因素都主导了消费理念,这和通常情况下的其它生活消费心理形成了鲜明对照。殡葬消费心理的五种情感形态:
尽孝心理。孝道是殡葬文化的核心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《论语》为政篇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丧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 意思是亲人在世时要以礼服侍;去世之后,要以礼送葬,以礼祭祀。《论语》学而篇:“慎终追
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“丧之以礼,祭之以礼”是尽孝的主要内容之一,也是影响殡葬消费的主要心理形态。
厚葬心理。历史上,除了三国两晋时期崇尚薄葬之外,大多数历史时期崇尚厚葬。在推崇厚养薄葬的今天,应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,丧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办理好丧事,让逝者走得有尊严、有意义。
从俗心理。殡葬消费的从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。现如今,人们应当遵循公序良俗,而不能与众不同,作另类人群。以北方农村为例,家中老人去世,儿女要披麻戴孝守灵三天;要摆下丧宴,请前来吊唁的人吃酒席;出殡时,长子要摔瓦盆,还要请民间的乐队吹吹打打送葬。如果谁家没有按此规矩办理丧事,会被同村人指责为不孝。
炫耀心理。殡葬消费中的炫耀心理,多见于功成名就、收入丰厚的高收入阶层,也见于其他收入阶层中的少数人。在他 们看来,办理丧事,不光是简单地为逝者送葬,更主要的是炫耀自己或逝者生前的权势和富有。他们是殡葬消费中的高端消费群。2011年10月,北京市东郊殡仪馆曾接待过一个丧户,要求用60万元来办理老人的丧事,并且要求不准节省。
简丧薄葬心理。此类人群多为家庭收入较低的困难户、低保户、或农村五保户。他们确实收入较低,生活困难,无力大操大办。